赴成都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2020-03-27 16:14:12

赴成都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10月21日公司第二批12人组成的党员考察团,赴“天府之国”成都进行了考察学习。学习考察过程中,听取了导游的介绍,实地考察了建川博物馆、都江堰、大熊猫基地等景点。透过一路考察,一路学习,一路思考,感到触动很大,感受很深,收获很多,受益匪浅。下面具体谈一谈这一趟考察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1585296737390955.jpg

参观建川博物馆


    我们此次出行的第一站是“建川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就如同走进历史书中的一页,这里的照片和实物都是历史的活教材,能够让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历史最为真实的一面,真真切切的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用红色石头砌成的一面墙,雕刻着抗战时代的缩影。“飞虎奇兵馆”、“中流砥柱馆”、“川军抗战馆”让我们见识了以前那些革命战士在武器落后,物资紧缺的极端环境下,仍然奋勇向前,顽强拼搏直至胜利;“不屈战俘馆”让我们体会到了革命烈士英勇不屈坚韧不拔的气节和精神,是何等的豪迈,也印证了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不是地大物博、不是人多、不是武器的精良而是全国各个民族的团结、坚定不屈的信念和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随后我们参观了“512地震纪念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都是经历了5.12地震的,一进去所看到的张张照片就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种让人心痛又揪心的氛围,感觉那些场景就仿佛在昨天发生,让人的内心很是压抑,不过往更深处走时后续展厅中的一面面军旗和抗震横幅,更让我们回忆起当时13万大军惊天动地的救援场景,随着更多的人被救出的照片不断涌现,让人感慨在危难中能够勇敢冲在最前面的大无畏精神,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当灾难降临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的坚强,也让我们相信党一定能够带领受灾的百姓走出灾难,重建家园。

    第三天,我们来到了都江堰景区,都江堰是李冰建造的一项世界级的水利工程,他将岷江在原有的江上开凿出另一条内江,让内江流进市区,灌溉田地,供人饮用。景区内一处水利工程名叫宝瓶口,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山中间凿开的人工水渠,因状似宝瓶而得名,他是用于控制岷江流向成都市区的内江的水量的。我们又来到了飞沙堰,在这,我的心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震撼。只见滔滔的岷江从飞沙堰下流过,堤坝上十几块拦水铁板因大雨全部放水,真的无法想象在李冰那个年代这些重达几吨的铁板劳动人民是怎样安在大坝上的。再往前就是景区里最有名的鱼嘴了,鱼嘴因像鱼的嘴巴而得名,鱼嘴的主要功能是把流行内江的沙石汇入外江。古代人民将内江和外江的高度做了改变,让外江比内江低,这样沙石便流入外江。即使有沙石没流入外江,再往前的宝瓶口也回将沙石挡在外面,这样一来,流进内江的水沙石就少多了。这三个部分珠联璧合,协调运作,同时又互相制约,科学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量等多个问题,具有“饮水灌田、分洪减灾”的奇效。都江堰水利工程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作科学、并且与周边环境协调配合,治水理念和举措非常具有学习创造力和学习价值,古代人民的智慧真的是让我非常佩服。

    这次的成都行,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可以简短的凝聚成一句话,不论时间如何流逝,我们都不能够忘记历史,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享受安逸的生活,应该要居安思危,不忘国耻,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